11月25日在柳州舉行的“互聯網+”驅動智能制造發展論壇,所有的嘉賓論點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制造向智造邁進之后,必然形成更為先進的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是什么?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副理事長王健認為,以先進的管理體系、標準化體系和創新型企業文化為基礎,以數字化產品/工藝設計開發、智能生產系統、智能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為支撐,借助CPS(信息物理系統)模型為技術手段,能夠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智能產品與服務的制造業企業生態系統,就可以稱為智慧工廠。
柳州工業園區正在謀劃建立智慧工廠。今年,陽和工業新區通過發揮財政資金、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向的引導作用,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對企業運用“互聯網+”進行技術改造項目扶持引導。“目前已引進中關村知名企業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強化綜合服務體系,打造面向全市及輻射廣西的中小企業云服務平臺。”陽和工業新區管委會主任湯振國表示,“這個云平臺線上注冊戶達2010家,已為園區內11家企業提供大數據云服務,為企業提供融資、管理方面的優化方案,可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約資金成本。”據介紹,在云平臺的服務體系優勢基礎上,新區將引進智慧工廠孵化項目,力爭形成以陽和工業新區為核心,輻射服務全柳州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孵化器平臺;引智能工業改造戰略合作項目,為柳州市“兩化融合”升級改造提供智能工業升級改造和配套服務,并整合第三方金融服務,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充分釋放“互聯網+智能制造”的疊加優勢。
在智慧工廠建設方面,廣東走在全國前列,很多經驗值得廣西借鑒。廣東華南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陳冰冰博士說,2012年底廣東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其宗旨就是以市場為驅動,以核心技術標準為紐帶,推動智慧工廠產業鏈技術、人才等資源的聚合,推進若干核心技術在佛山落地,推動高端產業發展,使廣東成為國內智能裝備發展的技術源頭和產業化龍頭。柳州一些大型企業,正在往這方面努力。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IT首席師郭德雄表示,2020年,東風柳汽基本實現從產品造型、設計、分析、試驗試制、生產準備等全過程推進數字化、虛擬化應用。特別是以柳東新基地建設為契機,構建數字化工廠平臺,提高生產過程數字化率。
智能化是制造工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未來決定工廠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中機高科地質裝備有限公司智能工業事業部總經理馬宏輝說,“如果不實現智能化,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一個工廠或者整個企業將會面臨被淘汰厄運。柳州的工業基礎非常好,組成超級工廠的各個點在企業中都可以有很好的應用。將這些點連成線、線連成面,再加上一整套‘MES系統’(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就可以成為像特斯拉那樣的超級工廠。”
自治區工信委一位負責人表示,廣西正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方案,加快實施“互聯網+”先進制造行動計劃,推動制造業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融合發展。積極開展面向重點領域的工業云、工業大數據試點,建設一批具有廣西特色的工業云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臺,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在機械、汽車、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等行業推廣普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推廣智能制造生產模式。柳州構建中小企業云服務平臺,將有力助推園區企業普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推廣智能制造生產模式。
2025-02-07 12:58
2025-02-05 12:51
2025-02-05 12:51
2025-02-05 12:50
2025-01-29 10:04
2025-01-28 10:03
2025-01-24 09:53
2025-01-24 09:50
2025-01-24 09:46
2025-01-22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