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高工機器人零部件專題論壇——伺服系統專場火熱開啟。
新時達張敏梁博士及臺金科技總經理姜翔為大家以“從本體看零部件:國產伺服電機與三大派系(日本/歐洲/臺灣)的差異在哪里?”、“淺談伺服系統未來之路”為主題的精彩演講。
張敏梁表示,目前日系的主流品牌包括多摩川、安川、松下、三菱、山洋等;歐系的主流品牌包括LAFERT、科爾摩根,而臺灣以東元電機為主,這三者之間,在同樣的電機(同功率、慣量、同水平制造商等)動態響應能力、過載能力均為:歐系電機較好;日系、臺灣能力稍弱。
“而在電機編碼器方面,日系電機采用的是光電編碼器,是通過在碼盤上刻線來計算精度,所以精越度高,碼盤就會越大,編碼器體積越大,并且精度也不是連續的;而歐式電機一般采用磁電式編碼器更具抗震、耐腐蝕、耐污染、性能可靠高、結構更簡單。可以做到體積很小,精度高,耐溫高于一百度。”張敏梁博士補充到。
伺服系統相當于機器人的“心臟”,其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伺服驅動器、編碼器和伺服電機。
在姜翔看來,國內這三個構成要素大多由不同的企業完成,且大多沒有形成很好的組合。臺金科技目前形成了“3+2”的供應鏈模式。在編碼器方面,也已經達到了17位絕對值的編碼器,計劃往23位發展。
姜翔表示,減速機是機器人伺服不可或缺的部分,未來形成一體化關節是今后的一個趨勢。
接下來的十大國產伺服系統技術創新展示環節,匯川科技機器人事業部總工程師郭海軍以“國內機器人核心部件的崛起”為切入點展示了公司產品所運用的創新技術,講解了性能高、系列全、可靠性強、易用性強等優點。
埃斯頓營銷中心總經理助理盧昊向眾人展示了公司在零部件方面的智能化。
目前埃斯頓的伺服電機總體具有高啟動轉矩、過載能力強、瞬間三倍過載電流、響應能力快的特點。
盧昊認為,未來伺服電機將會往集成化、智能化、高精度、抗干擾方面發展。其中,20位絕對值編碼器將是今后發展的目標。
英威騰智能以“高端之作、睿智之選”來定位公司的產品,未來英威騰還將向著網絡化、智能型高性能伺服方向發展, 打造高端CNC、機器人控制專用軟件平臺。
眾為興總經理助理呂杰以“QX伺服驅動器”為例,講解了產品的技術創新點所在:三機合一、兼容性、高速高響。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