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業機器人控制裝置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會議發言點擊
王曉林(全國工業機械電氣系統標委會主任委員、北京機床研究所副所長):
北京機床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我國機床行業中技術實力較強的綜合性研究所,是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秘書處單位之一,業務范圍包括行業領先技術開發、新產品研制、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行業技術信息歸集發布等職能,曾經創造了機床行業發展史上的輝煌。
建所以來,累計完成兩千多項科研攻關任務和行業工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以上各種獎勵400余項,特別是為“神州”系列與“天宮”系列對接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北京機床研究所就開始了工業機器人的研發,是我國最早從事工業機器人技術研發的專業機構之一。
為適應當前我國制造業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生產變革的新形勢需求,推進工業機器人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促進工業機器人“大腦”——控制裝置的產業化發展,由TC231組織的《工業機械數字控制系統第2部分:工業機器人控制裝置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已經啟動,本次會議為第二次工作組會。這項標準的制定,對于填補國內“工業機器人控制裝置”標準的空白,完善工業機械數字控制系統標準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徐殿國(全國工業機械電氣系統標委會副主任委員、驅動及電機首席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
《工業機器人控制裝置技術條件》是一項國家標準,此標準將填補國內工業機器人領域相關空白,改變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購買國際標準的歷史,實現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技術共享,并形成合力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和合作。
當前,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迅猛,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機器人行業依然存在高端產業低端化、核心技術空心化、行業發展泡沫化等問題,對機器人產業核心技術、控制裝置依然沒有做到自主創新。那么,《工業機器人控制裝置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的制定勢必將改變這一現狀。業內專家也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梳理技術脈絡,以“振興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為己任,使《工業機器人控制裝置技術條件》國家標準走向成熟。
永川區已經成為國內最大最好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聚區,與其他地方相比,永川發展工業機器人最大的優勢是永川10多萬職教學生,這是得天獨厚的人力資源條件。當前,我國正大力提倡發揮“工匠精神”,永川的職教學生無疑將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脊梁,成為永川未來產業發展的人力支撐、智力保障。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