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書法的機器人、智能患者轉運護理機器人、在餐廳等場所提供服務的機器人……這是近日在寧波余姚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暨全球海歸千人寧波峰會上展示的服務機器人新產品。近年來,隨著云技術、傳感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服務機器人得到迅速發展。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領域的“新藍海”,在二級市場上同樣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從政策面來看,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今年4月發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均大力鼓勵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使用。而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5月發布的一份解讀報告,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開始迅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有望超過300億元。
業內人士也同樣看好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前景。Analysys易觀智庫在近期發布的《2015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實力矩陣專題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尚處于摸索階段,市場格局不清晰,但現階段掃地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市場發展速度相對快,機器人正逐步被市場認可。
而在近日舉行的SR SUMMIT 2016第三屆北京國際服務機器人核心技術及應用大會上,新松機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表示,機器人市場的需求正在轉向,從過去的工業領域轉向民生領域。特別是醫療、養老和教育行業,對于智能服務機器人的需求非常迫切,服務機器人在這三個行業的應用很有市場前景。游爾(北京)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孔祥戰則表示,手機終端未來必然會被另一種業態的產品所替代,家用服務機器人大概率成為分走手機入口流量的產品。
從上述三大行業來看,醫療方面,有專家指出,中國醫療專家資源稀缺,遠程醫療機器人應用潛力非常大,如在醫療夜間的監護,日常醫院問診、分診,康復醫學等領域都能發揮作用,目前已可以產業化。
養老方面,從國際上看,目前養老機器市場銷售仍以家務機器人為主。2014年,家務機器人的產銷規模占到養老機器人市場總份額的60%以上。國內,機器人在老年人陪護市場尚處于試點階段,還沒有獲得廣泛推廣,但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機器人市場需求前景被認為是未來的爆點之一。教育方面,興業證券指出,家庭收入提升是機器人教育市場第一推動力。一般來說,教育發展滯后于家庭收入提升,目前機器人教育市場處于爆發期,市場分散,是教育行業“新藍海”。
不過,雖然服務機器人市場空間廣闊,但目前仍面臨一些問題。徐方表示,服務機器人目前需要重點突破的技術主要有四項。一是自主導航,即機器人能夠實現路徑規劃和自主避障;二是自主充電,機器人要長時間工作,必須能自主檢測能源供應情況,電量低時可自動前往充電站充電;三是人臉識別,即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確定提供服務的對象身份;四是智能語音交互。
孔祥戰則表示,目前家用機器人領域同質性較強,主要通過玩具功能切入兒童教育、陪護,今年至少將有七八十款產品量產,市場或很快陷入激烈競爭。孔祥戰還表示,目前智能機器人發展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如機器人與非結構化環境和不確定性作業任務的適應規律;機器人理解人的行為和抽象指令的機理;人機交互與自律協同控制原理等。
就二級市場而言,招商證券指出,國內服務機器人處在起步階段,康力電梯、GQY視訊、巨星科技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已經有所布局,考慮到市場空間巨大且標的稀缺,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上述公司服務機器人業務值得期待。
此外,服務機器人概念股還包括東方網力(參股家庭服務機器人JIBO、警用服務機器人Knightscope);長高集團(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已經投入使用);科遠股份(布局外骨骼醫療服務機器人);奧飛動漫(投資參股圖靈機器人合作打造兒童陪伴機器人);驊威股份(與華南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合作布局服務機器人);盛通股份(收購機器人K12教育領軍公司樂博樂博)等。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