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峰,這個在臨工集團人人都會豎大拇指的名字,卻很少有外人知道。即使,邱峰已經贏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特殊津貼、首屆魯班首席工匠等諸多榮譽稱號,是臨沂產業工人的楷模和驕傲。
“我只是一名工人,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邱峰總是這樣說。從一名高中畢業的維修電工,成長為今天的“大國工匠”,他走過了39年的歲月,其中有成功的甘與甜,更多的是奮斗的辛勞與汗水。
夢想與追逐,奮斗與堅守。邱峰用近四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突破外國“卡脖子”的技術封鎖,澆筑起國內行業技術的高峰,將名字刻在了臨工集團發展史上燦爛輝煌的一頁。
敢向頂尖技術挑戰的“土專家”
“No、No, Go Out!(不行、不行,出去!)”那一天,當邱峰湊過去向外國專家學習如何修理設備時,被外國專家就這樣揮手攆了出來。從那時起,邱峰就立志一定要攻克進口設備維修技術。
1985年,邱峰進入臨工集團工作。他只有高中的學歷,職位也是普通的維修電工。雖然靠著勤學苦練,邱峰成為集團數得著的電工好手,但是他距離高端進口設備的維修乃至研發,都離得太遠了。
當時,臨工集團作為國內知名的機械類企業,擁有很多國外進口的高端設備,生產技術水平走在了國內先進行列。但這些高端設備有時也讓企業很“為難”,尤其是出現故障以后。“自己人修不了,只能聘請外國專家來修,不僅費用高,還耽誤生產。”邱峰說,技術受制于人的難處太多了。想“偷師”的他,被狼狽地趕了出來,但是決心反而更堅定了。
“一切只能靠自己!”邱峰先“啃”語言關。他隨身踹上一本英漢詞典,拿著進口設備說明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查,一句話一句話地順,廢寢忘食先把進口設備的維修原理搞明白。然后,向外學習,對內把設備一個零件接一個零件地搞懂。從小的設備毛病開始,一點點嘗試維修。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就這樣,邱峰把設備吃透了,弄懂了,修好了。
2005年,臨工集團準備整體搬遷到經濟開發區臨工工業園,20多臺進口的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等精密設備需要搬遷。設備拆開容易組裝難,尤其是精密機械必須“不差毫分”。公司首先考慮讓外國公司派專家前來指導搬遷,而他們給出的報價是5萬美元/臺,20多臺設備要800多萬元。
“那么多錢要給出去,太心疼了。”邱峰經過一番慎重考慮,他決定帶領同事們主動請纓,“我們自己負責、自己搬遷”。國外廠家聽說后還威脅公司:如果在安裝調試過程中出現問題,他們不提供任何服務。
邱峰沒有被嚇倒。他制定了一套詳細搬遷方案,并編制了一套既簡單實用又快捷的定位程序,對各種情況都做好預案。但意外總會發生。在搬遷設備調試過程中,工人發現一臺進口機器人控制系統突然不能啟動了。經檢查,原來是保存著機器參數的啟動軟盤壞了,而國外廠家又對機器參數保密不愿提供。邱峰一下急得嘴上起了泡。
他沒有放棄,而是從最“笨”的方法開始嘗試。他把機器參數一項一項記在本子上,一遍遍反復試驗,分析內容,找出規律,再把正確參數逐一輸入到啟動程序中。憑借這種一絲不茍的超常努力,機器人終于正常啟動、運行順暢起來。這一次,邱峰圓滿完成了公司的整體搬遷任務。
勇于攀登創新高峰的“領頭羊”
設備搬遷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之路從此開啟。對邱峰來說,他并沒有滿足于既有技術水平的穩定,而是把眼光對準了更高難度的技術創新、設備研發。
“自動轉運車AGV的研制,就是我們選擇的課題。”邱峰說,勞模創新工作室也要轉型升級、跨越發展。邱峰以前的創新項目都是電氣維修方面的,而磁導航越野式重載AGV的研發,卻是涵蓋了傳感、控制、導航等多個領域的技術。這一次,邱峰面臨的不僅是知識的突圍、技術的攻關,還有人們的不解、懷疑,甚至是嘲笑……
可是, 磁導航越野式重載AGV研發對集團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在傳統的生產制造過程中,機械零部件需要燃油叉車搬運配送,不僅人工成本高,排放尾氣還污染環境。
不知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更記不清承受了多少壓力和挑戰,邱峰研發的第一代AGV小車終于歡暢穿梭在臨工集團的車間里。憑著這股拼命三郎的韌勁,他們一鼓作氣,又研發出國內首創的重載越野式AGV、大扭矩自動擰緊機等,為臨工每年創造效益數千萬元,為國內20余家企業成功解決了自動化瓶頸問題。
今天,邱峰工作室已經取得了100多項創新成果,其中AGV、擰緊機等重點項目已獲國家專利10項,并先后榮獲山東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中國機械工業優秀創新成果獎。
熱衷傳承培養青年人才的“好師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邱峰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里,有一線工人出身的技術能手,有剛從學校畢業的專業新人……“我們現在研究課題是裝配領域的,光00后年輕人就有3位。”邱峰說,他上一個物流領域的課題完成后,原有團隊成員已經成為新公司的技術骨干和支撐。
這些年來,邱峰依托自己的工作室,主動擔負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他創新培訓思路和方法,為公司及社會培養了一批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生產一線急需人才和技術骨干,其中多人在省市級技能大賽中獲獎。通過校企合作,邱峰還擔任了多所大專院校的兼職導師,把知識傳授給當代青年大學生,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獲評“山東省勞動模范”的秦立山,是邱師傅眾多弟子當中的一個。提到邱師傅,秦立山經常說這樣一句話:“俺師傅學歷不高,但水平很高很高。我覺得,比登天還難的事他都能辦到!”
隨著知識技能的提升和創新成果的增加,不少企業向邱峰發出了高薪聘請,也有人想購買他的關鍵技術,面對這種巨大的誘惑,邱峰選擇的是留在臨工。他說,“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成績也依賴于各級的培養和臨工的平臺。歸根到底,我只是一名工人,為沂蒙工業發展貢獻力量是我努力方向和堅持目標。”
懷著“入了黨,就要走在前、挑重擔、帶頭干”的信念,邱峰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用初心堅守崗位,用奉獻擔當使命,用汗水鑄就輝煌,彰顯出共產黨員最深沉的精神底色,也唱響了踐行新時代沂蒙精神的信念之歌。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