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穩坐值班室,通過屏幕顯示與遠程控制,就能操控巡檢機器人對電纜、變電站進行巡檢……如今,這一幕小馬機器人已將其變為現實。特別是在5G網絡加速建設與部署的背景下,小馬系列智能電力巡檢機器人的應用將獲得了更顯著支撐,未來市場前景更加令人期待。相關數據預測,2025年國內巡檢機器人市場將突破千億規模。
機器人巡檢優勢
近年來,我國電力事業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大量變電站、配電房的新增使得人工巡檢壓力倍增:巡檢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檢測質量分散、手段單一、漏檢風險,特別是高電壓、高磁場等高危環境……
智能電力機器人巡檢作為電力系統高效,穩定,重要的巡檢方式,已經越來越受到電力行業及相關行業。相比人工巡檢,小馬智能電力巡檢機器人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大幅減輕人工負擔,有效提高巡檢工作效率和效益。
據了解,一座500千伏的變電站,人工巡檢需要每三天開展一次的例行巡視,智能機器人僅需兩個小時即可巡視一次,而且巡檢質量更高!有數據統計,在配備有巡檢機器人的變電站,巡檢頻度提高4倍,工作量卻下降了75.4%。
市場潛力驚人
我國電站數量規模龐大,智能電力巡檢設備發展空間廣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變電站數量超3萬座,而配電房、開關室更是巨量!
一般而言,一個地級市配電站數量從1000 座至5,000 座不等,直轄市、省會城市、經濟發達城市數量較多,小城市、經濟欠發達城市則較少。按平均每個地級市1,500 座配電站估算,全國297 個地級以上城市(含4 個直轄市)配電站超40萬座。
據統計,目前全國變電站、配電房等巡檢機器人滲透率不足7%,未來隨著“一機一站”模式的普及,潛在的需求將海量地釋放。若假設未來3年20%的自動化配電站采用智能化巡檢設備,則每年國內巡檢機器人(室內型+室外型)總需求量將超過10萬臺,按單價50萬元/臺計算,市場空間將超過500 億元!
“新基建”的春風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5G等“新基建”的加速發展,并逐步商用落地,將極大促進特高壓、智能電網等領域的進步,對于電力巡檢行業而言,“新基建”給巡檢機器人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除了“新基建”的加持外,國家對于推廣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發展也非常支持。各級政府相繼發布了不少政策文件,助推機器人產業的技術創新與產業落地,比如:“中國制造2025戰略”加速了特高壓和各級電網快速發展,使得電力機器人可以依托下游產業的高科技、智能化技術,不斷的完善,逐漸向高端化發展。
此外,隨著“一帶一路”偉大戰略實施不斷深入,我國企業海外業務拓展進一步加快,海外市場對于智能電網設備的需求也將持續高漲,因而有望給我國相關企業推動“走出去”發展計劃帶來積極影響。
2025-05-22 13:40
2025-05-22 13:34
2025-05-22 13:33
2025-05-22 13:32
2025-05-22 13:32
2025-05-22 13:31
2025-05-22 13:31
2025-05-22 13:29
2025-05-22 13:29
2025-05-22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