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語言往往通過細微差別和解釋、意象和文字游戲,被賦予生命,這是它的魅力所在。然而,當機器和軟件系統相互通信時,誤解和語義差異可遠遠稱不上是迷人。相反,它們會影響業務并提高成本。eCl@ss標準已經成為解決此問題的一種方法,它創造了物的語言,為不同行業、企業之間的物建立統一的語義標準。eCl@ss,工業4.0的“辭海”,更是為工業4.0的發展奠定基石。
倍加福作為eCl@ss的創始成員之一,致力于積極塑造這一開放系統,建立統一數據語義標準,同時,正開發倍加福數字化增值服務及其解決方案,充分激發傳感器數據在物聯網大數據應用的潛能。
統一“萬物間的語言”
Cl@ss為行業提供了一個語義數據標準庫,用于對各類產品和服務進行分類和準確描述,支持包含中文在內的16種語言。目前,eCl@ss主數據標準包含了數以萬計的產品類別和明確的屬性特征。通過應用eCl@ss主數據標準,企業能夠跨越行業、國家和語言的鴻溝,在企業內部和企業間實現采購、倉儲、生產和銷售的標準化,同時還能發掘銷售及協同潛力,降低成本,并提升庫存和數據管理的效率。
作為數據標準,受到廣泛認可和采用才能更好地實現作用。“eCl@ss作為唯一符合ISO/IEC標準的工業數據標準,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認可和采用,迄今為止全球已有超過3500家企業采用并從中獲益,會員單位有西門子、博世、倍加福、SAP、漢莎航空、奧迪、ABB、巴斯夫、拜耳、阿里巴巴等。所有用戶,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即使用符合 ISO 標準的 eCl@ss 標準作為主數據,以防止數據中斷并保證數據兼容性。" eCl@ss 總部負責人 Thorsten Kroke先生說道。
eCl@ss主數據標準可以讓人與物、物與物的互動變得容易,并且具有增加收益、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規劃可靠性等特點。
eCl@ss包含18,000 個屬性用于描述40,000 多種產品類別中的項目。
數據傳輸標準化
倍加福產品信息內容管理主管兼eCl@ss協會領導團隊成員 ArturBondza 先生介紹到:“鑒于倍加福的經驗而言,例如,該系統在實際中的工作原理,倍加福生產和銷售的工業傳感器的典型特征是電壓、開關距離和溫度范圍等屬性。這些屬性和其他屬性以及相應的物理單位在eCl@ss中有明確的定義。因此,一個產品項目可以簡單地描述為其特征的總和。
倍加福面向多個行業,因此我們注意到對eCl@ss標準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即使在大型公司的采購部門中,該標準也漸漸成為建立業務關系的先決條件。我們的客戶希望使用eCl@ss直接通過自己的ERP系統購買商品。手動傳輸產品主數據已成為過去。”
工業4.0的“辭海”eCl@ss 不僅僅推動著采購部門、倉庫和銷售團隊的變革,數據標準還在車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eCl@ss已經與CAE工具結合使用,以提供組件的相關信息,但其范圍遠遠超出了單個旗艦項目的組件范圍:eCl@ss 可謂是工業4.0 “辭海”, 倍加福CEO兼eCl@sse.V.執行董事會成員Kegel Gunther博士這樣解釋到。
對于傳統的自動化金字塔來說,在各個系統層級之間的轉換過程是一大挑戰。但是,可以通過將通信協議轉換,以解決在車間發生的問題。正如 Kegel 博士解釋的那樣,如今商店和辦公室樓層之間的日益融合,導致了范式轉變:“當您查看 RAMI(Plattform Industrie 4.0的參考架構模型)時,eCl@ss 標準的相關性就變得更加清晰。如果在制造過程中,從機器到零件和文檔的每項資產都需要聯網,首先我們需要標準化的、機器可識別的語言來描述和標識這些資產。
國際注冊數據標識符(IRDI)的設計概述
存儲在 eCl@ss 中的國際注冊數據標識符(IRDIs)對于該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根據各種不同的 ISO 標準進行開發,存儲在 eCl@ss 中的每個元素都通過其 IRDI 被賦予一個唯一的編碼名稱,這對于工業4.0 和軟件描述是必不可少的。
傳感器數據即服務
國際注冊數據標識符,基于特征的原理不僅可以用于描述設備,還可以用于映射傳感器功能,這為全新的應用領域提供更大可能。畢竟,基于指令驅動的生產線、多功能工廠和數字增值服務,都需要在各個自動化組件之間增加靈活性和交互性。這種靈活性可以通過更強大的系統化來支持,正如Bondza先生解釋的那樣:“與倍加福專門從事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子公司Neoception合作,我們詮釋了基于eCl@ss對傳感器數據的全新理解,以數據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實際上,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傳感器的物理操作原理在本次技術演示中并不重要,只有結果才是相關的,更具體地說是進行事件計數或目標檢測,然后將其轉移到云平臺。“用戶可使用 IO-Link 光柵或 IO-Link RFID 讀取頭來執行目標檢測任務。通過將目標檢測信息映射到相同的eCl@ss屬性,云應用的算法將繼續平穩運行,不論所用傳感器的物理感應原理如何。” Bondza解釋說。這意味著新的應用可以在不參考數據生產類型的情況下實現,傳感器可以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隨時更換,無需在云平臺上進行額外編程。
如要成為可連接、具備通信功能的 Industry 4.0 組件,每項資產都需要在其管理界面中有一個清晰的描述。eCl@ss提供了所需的語義。
持續更新中的標準
整個eCl@ss組織的工作正在以同樣動態的方式向前發展。畢竟,像這樣的綜合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斷變化。該組織的成員運營一個專用的開放式內容開發平臺,以處理不斷流入eCl@ss的其他類別和屬性。工業4.0還致力于根據功能映射更復雜的產品、產品版本和服務。除此之外,該組織正在與其他聯盟和潛在的內容提供商一起推進協作項目,同時在ISO和IEC標準中實施eCl@ss語義協商一致的工作成果。
“我們知道eCl@ss是一項艱巨的任務,”Bondza先生總結道,但他有信心該組織已為應對這一挑戰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使eCl@ss變得越來越全面,不斷整合新的行業知識,協會內成立新的專家組共同創建新的屬性和分類。我們的成員積極塑造這個開放式的系統,標準化語義的明顯優勢已經使eCl@ss成為世界領先的同類標準,并將繼續推動其發展。”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