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機器人市場正進行新一輪的轉型升級,作為國產AGV的先行者,廣州井源機電率先行動。
“今年開始(井源機電)拓展食品飲料行業、化工、醫藥等抗周期性的產品上。我們很少在年中做決策進行轉型,把一部分市場轉向快消品行業。”在由21世紀經濟報道發起的“觸摸智造——2019中國制造業價值發現之旅”活動中,廣州市井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正軍向記者表示。
成立于2004年的井源機電,專注于移動機器人、自動化物流系統、智能裝備解決方案。在AGV領域中,它是汽車制造業產業鏈上的佼佼者,從汽車配件到輪胎車間,都有井源AGV的身影。
而今年的變動也是來自于汽車行業的低迷。周正軍表示:“目前汽車沖擊增速放緩,我們現在銷售70%多在汽車制造業,所以會受一些影響。”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1至10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44.4萬輛和2065.2萬輛,產銷同比下降10.4%和9.7%。而且未來兩個月銷量預計仍會下滑。
因此,周正軍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拓展業務,井源已在食品、醫藥、日化、電力等行業發力。”
據了解,井源現在化工和食品領域已經有訂單,行業中的標桿性企業,如伊利、蒙牛、化工巴斯夫都已經是它的客戶。
顯然,井源機電已經找到了解決之道,而井源的起伏也代表了國產AGV崛起、起伏的整個歷程。
周正軍回憶道:“國內以前在小型AVG上沒有知識產權和產品,最早是引進豐田的,從日本進口,十多年前,一臺的采購價格高達30多萬。但是當時(國內)人工成本低,不可能用機器去替代。而到了2006年開始,推出的產品也就12萬元左右,替代兩個人的話,基本上1年就能收回投資成本。所以市場一下就打開了。”
隨后的十年來,AGV、乃至整個機器人行業都在告訴增長。2006年時,井源機電剛進入AGV產業,當時市場上的玩家屈指可數,而現在已經有100多家參與者,產業迅速發展。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的境況,“市場規模40億,100多家競爭,所以大家拼命搶市場,一些公司要持續融資需要良好的報表支撐,壓低價格不計成本地拿下訂單,主業不賺錢持續拿投資。去年行業有35%的增長速度,但是如果增長下滑,那資金鏈就會有問題。”周正軍說道。
而井源機電早早地在戰略上未雨綢繆,積累技術厚積薄發。
一方面,周正軍表示,關鍵要靠自己轉型,拓展抗經濟周期的領域,迅速做大,在歐洲,食品飲料和汽車行業AGV應用相當,因此,國內快消品行業也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從機器人產業來看,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的增速放緩,只是短期現象,未來還將迎來新的增長。這就需要企業們尋找新的潛在應用場景,拓寬自身的業務邊界。
眼下,中國正在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總結“十三五”乃至2010年以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關鍵的技術環節。雖然2018年、2019年機器人市場開始下滑,但是業內人士認為不必過于擔憂,工業的轉型升級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另一方面,井源機電不斷引進新技術。例如,人工智能領域,雖然從AGV單機上還不夠智慧化,但是AGV調動系統功能上,井源機電獨樹一幟。“這也是我們最大的武器,”周正軍說道,“同行在一個車間比如有40臺AGV在運行,他們的管理系統給AGV的指引是固定的:從A點到B點。但是,我們的工廠里,系統給的指令是融合了AI,會實時地收集生產數據、機臺、指令,智能地調度AGV去完成最合適的任務。這一系統源自瑞典,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AGV。”
據悉,作為輪胎行業首個工業4.0工廠的森麒麟輪胎泰國工廠AGV智能物流系統,就是井源機電規劃設計實施的。井源為該項目提供了煉膠、壓延、部件、硫化、成型等工藝的自動化物流系統,以及硫化車間模具的自動搬運,儲存和管理,共計投入使用了43臺MAX AGV,包含了叉車型、高舉升堆垛型等不同類型的AGV,有8000多個工作站點,20000多個存儲點,AGV最大舉升高度達9.6米,同時,涵蓋了倉儲管理系統、MES等智能軟件,替代了300位人工,真正實現了無人黑燈工廠。
除了人工智能系統,井源機電也在探索5G的應用。周正軍表示:“5G在控制調度上,現在主要是局域網的模式,前不久華為提供了5G的解決方案。通信量更大、實時傳輸,目前我們和華為在對接做開發。”
他還談道:“5G的也許單機成本高,但是整體成本可能會更低,比如現在,要在工廠搭建無線局域網系統,要架設服務器,要架設AT,5G的話系統成本降低,因為用的是社會塔的信號,并且整體5G實現的功能會更強大。”
2025-04-28 12:42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