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儲能電站國內外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展開積極探索,尤其國內最近多個MW級電網側儲能電站的建成投入運行,這些成功案例為儲能促進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了良好的依據,那么儲能技術對于電網到底有哪些好處呢?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風電、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電源出力的波動性將引起配電網功率的波動,利用儲能系統快速充放電特性,減小可再生能源并網對配電網的沖擊,增強配電網的可控性。
利用儲能系統實現用電負荷的時空轉移,延遲配電設備容量升級。基于動態規劃的電池儲能系統削峰填谷實時優化,提出了一種基于動態規劃的實時修正優化控制策略,可在優化模型中引入充放電次數限制和放電深度限制等非連續約束條件,并通過將電池電量離散化等方法解決含有非連續約束的優化問題。
將儲能系統接入配電網中,通過控制策略雙向調節其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達到穩定配電網公共連接點處的電壓,并抑制其負載波動的目的,從而改善配電網電能質量。
美、日、意等國利用儲能控制變電站與上級電網的能量交換,減少可再生能源并網產生的功率倒送問題。通過對大量儲能單元的統一管理和控制,形成大規模的儲能能力,但是未能充分體現雙向互動能力。
儲能論壇儲能技術利用情況
目前,儲能技術正朝著轉換高效化、能量高、密度高和應用低成本化方向發展。隨著儲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日漸成熟,儲能在電力調峰、電壓補償、電能質量管理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于電力系統應用而言,儲能技術的基本特征體現在功率等級及其作用時間上。儲能的作用時間是能量存儲技術價值的重要體現,是區別于傳統電力系統即發電用設備的顯著標志。儲能技術的應用將使現有電力系統供需瞬時平衡的傳統模式發生改變,在能源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分布式電源的發展以及智能電網的建設,儲能技術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的應用趨勢。
利用儲能系統的雙向功率特性和靈活調節能力,提升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可控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與可靠運行能力。
儲能應用場景豐富,作用時間覆蓋秒級到小時級,由單一時間尺度向多時間尺度過渡,緊湊型、模塊化和響應快是儲能設備的發展方向,以充分發揮儲能功效,提高儲能應用的經濟性。
儲能系統匯聚效應在電動汽車V2G運行模式已得到初步顯現。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和分布式儲能系統的廣泛應用,其匯聚效應在促進可再生能源接入、用戶互動等方面的優勢將逐步凸顯。
在多能互補和綜合利用中,儲能成為各種類型能源靈活轉換的媒介。今后將在提高用戶側綜合能效和減少污染物排放中起到關鍵作用。
PCIM Asia電力電子儲能高峰論壇
主題:儲能管理
1. 電動汽車充電及電源的存儲和管理
2. 智能電網儲能管理(風能/光伏)
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19 年 10 月 18 日09:00--18:00
地點:中國?深圳?福田大中華喜來登酒店(福田區福華路大中華交易廣場)
議題擬定:
三菱電機:電力電子儲能系統用功率半導體
陽光電源:陽光電源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上海交通大學:百MW級電池儲能功率轉換系統技術探討
支持企業及院校機構(包括但不限于)
支持媒體
聯系人:王小姐
手 機:0755-82912183/15112539265
郵 箱:boping.wang@ca168.com
長按二維碼報名
2025-04-19 09:46
2025-03-06 10:25
2024-12-23 09:00
2024-12-04 11:35
2024-08-20 09:19
2024-05-08 14:12
2024-05-07 13:07
2024-04-23 09:35
2024-03-13 09:37
2024-03-11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