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汽車飛機的工業機器人,與家居環境使用的機器人,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產品。
但全球頂尖工業機器人公司Kuka的CEO卻在上周日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該公司計劃和美的一起,推出消費級的機器人。
就是我們熟悉的家電廠商美的。去年,美的斥資50億美元收購了德國Kuka。
提到Kuka,很多人會想到巨大的工廠車間和橙色的機械臂,但絕不會想到家用機器人。特斯拉、保時捷和波音,都在用Kuka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各自的汽車和飛機。
但把Kuka的機器人制造能力與美的對家電行業的理解整合之后,便有望開發真正有用的消費級家用機器人。
“美的不做任何機器人或自動化業務,所以Kuka就是美的的自動化業務。”Kuka CEO蒂爾·魯特(Till Reuter)說,“他們與消費市場聯系緊密,所以我們將共同開發消費機器人。”
現在的多數家用數字助手都放在桌面上使用,本質上是一個內置人工智能語音助手的互聯網音箱,代表產品是亞馬遜Echo和谷歌Home。
目前,能夠移動的家用機器人往往只是掃地或拖地用的,但銷量仍然表現不俗。
根據Loup Ventures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共同發布的研究,去年的家用機器人市場規模較一年前增長近26%。到2025年,家用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4億美元,而2016年僅為14億美元。
魯特也說,家用機器人比工業機器人發展得要“快得多”。
Kuka沒有詳細說明會開發哪一類機器人,不過,《金融時報》分析稱,Kuka不太可能生產掃地機器人之類的低端產品,但會對個人助理機器人有一定興趣。
個人助理機器人市場已經巨頭環伺,要進入可能并非易事。
只看擺在桌面上不動的個人助理,亞馬遜、Google、甚至蘋果都已入局;
如果看會移動的人形機器人,孫正義的軟銀集團投入巨大。
本月早些時候,軟銀從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手中收購Boston Dynamics,另外還收購了日本有足機器人制造商Schaft。
Boston Dynamics是當今有足機器人領域最優秀的企業,其產品可以適應各種不同的地形環境。但這些機器人主要用于軍事目的,而非家居環境。
自從2012年收購機器人制造商Aldebaran的多數股權后,軟銀一直在將該公司的機器人Pepper引入更多零售場景,甚至部分日本家庭。
Pepper使用輪子移動,所以不能爬樓梯,但可以使用雙手進行表達。這種機器人主要用于商店,可以幫助購物者尋找商品,還能回答基本問題。與Boston Dynamics的技術結合之后,便有可能開發更友好、更實用的機器人。
日本汽車廠商豐田和本田也在開發家用機器人助手。他們的發明目前主要是為了解決日本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反觀Kuka的德國小伙伴們,想把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技術用到消費級市場的西門子、博世,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
知名投行巴克萊的一名分析師James Stettler說,很難想象Kuka這樣的高端企業進軍民用市場,從美的公司的角度來看,還算可以理解。
2025-01-24 09:48
2025-01-23 09:16
2025-01-23 09:14
2025-01-23 09:13
2025-01-23 09:12
2025-01-23 09:11
2025-01-23 09:10
2025-01-23 09:09
2025-01-23 09:07
2025-01-23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