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前,惠普提出了野心勃勃的“地球中樞神經系統”項目,計劃在全球安裝十億個甚至更多的傳感器,并利用這些靈敏的“聽診器”監測地球的健康狀況,采取更切實有效的行動,不至于等問題變成災害。但在當時看來,這一愿景還十分科幻,無論是傳感器的靈敏度還是高昂的價格都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計劃。
眼下,形形色色的傳感器早已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秒采集到的海量數據構成了智能物聯的基礎。相比于耀眼的電子消費品,身處產業鏈上游的傳感器企業通常默默無聞,卻是不折不扣的隱形冠軍。全球最大的傳感器和連接器生產商之一的TE Connectivity(下稱TE)就是這樣一家萬物互聯盛宴背后的的隱形巨頭。
另辟蹊徑:專注嚴苛環境
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面向B端企業級客戶的TE著實陌生。但這家全球年銷售額高達122億美元的公司業務覆蓋消費、交通、能源、醫療、工業、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幾乎所有電、信號、數據流動之處都有其身影。“也許99%的終端消費者不知道我們。但以汽車為例,我們的產品幾乎用在了99%的汽車上。”TE中國汽車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沈偉明說道。
傳感器是所有設備的感官,感知濕度、溫度、壓力等等所有能想象到的方面。收集的數據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分析利用,取決于這些“神經末梢”有多精確靈敏。據Gartner咨詢公司預測,有64億互聯設備將于2016年投入使用,到2020年,連接設備的總量將達到208億。物聯網時代,上億計的傳感器被嵌入到諸如移動通信終端、智能穿戴設備、汽車和工業機器等各種設備中,云服務的出現為物聯網產生的海量數據提供存儲空間,并使實時在線處理成為可能。最后,這些設備被配備了“虛擬大腦”,能夠自我感知、反饋、預測并有序協作。
每一類傳感背后都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行業與市場。譬如NEST恒溫器熱賣的背后是濕度和溫度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的廉價化,運動手環興起的背后是壓力傳感器、陀螺儀和加速傳感器普及,被各路資本看好的無人機則是壓力傳感器、陀螺儀、電子羅盤、GPS傳感器成熟后的結果。對于TE而言,主攻方向很明確:提供嚴苛環境下連接器和傳感器的解決方案。而且,TE目前關注物理層面的信息采集,不對數據本身進行處理。盡管只覆蓋到物聯網生態鏈上的其中一環,但這足以令深耕連接和傳感多年的TE在全球市場斬獲頗豐。
據澎湃新聞了解,TE有80%的營收來源于嚴苛環境下的應用,近五年來,這部分營收增長了近40%。滿負荷生產的工廠、存在毀滅性壓力的大洋深處、微創手術、高速高風險的賽車賽事,越是這類不容閃失的嚴苛環境越是對其胃口。2004年,裝有TE 溫度傳感器的火星探測器“機遇號”于當年1月25日安全著陸到火星;后來,美國第四臺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火星車也應用了TE 溫度傳感器,在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陸火星表面。
看好中國智能制造,使傳感器成為機器人的“神經末梢”
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TE 傳感器事業部亞洲市場總監陳光輝一提到中國市場便興致盎然。在傳感領域從業超過16年的他認為,中國人口密集度高,因此在物聯網、節能增效、環保等方面的市場需求要遠大于歐美,是傳感器應用的熱土。
中國正逐漸成為傳感器國際競爭中的主戰場。這意味著,誰能成功搶占中國市場,必將在傳感器市場分得那塊最大的蛋糕。于是,全球跨國巨頭紛紛加緊在中國傳感市場的布局,本土競爭對手亦虎視眈眈,TE必然不愿缺席。
TE 2015財年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全年凈銷售額達到122億美元,較上年度同比有機增長4%,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0%;其中,中國市場的表現更令人矚目,市場銷售額24億美元,占全球收入比重近20%。
據賽迪顧問預測,“十三五”期間,中國傳感器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1%以上。在中國,傳感器生意該怎么做?陳光輝的答案是,緊盯智能制造。得益于傳感器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制造中的數據利用不再是一個難題。通過制造設備中的傳感器,企業可以采集供應鏈上的每一個點的數據,從追蹤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和發現錯誤,到實時過程管理、供應鏈管理、產品改良和生產設計最優化——這些都可以由制造環境中提取的數據進行推動。此外,中國的制造業升級計劃中,反復提及將工業機器人投入戰場。而要讓工業機器人表現更優異,更“眼疾手快”、“思路清晰”,傳感技術至關重要。
TE創新平臺和風險事業部項目經理Daniel Walldorf稱,準確度和效率等自動化挑戰,要求既能快速執行制造任務、又能確保周圍工人安全的機器人。借由機器人的內置或外置傳感器來控制機器人,傳感器確保機器人能夠高效精確地定位所加工部件的位置。
為了檢測作業對象及工廠環境,或是機器人與它們的關系,許多更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工廠在機器人上安裝了視覺傳感器、力覺傳感器、接近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和聽覺傳感器等,大大改善了機器人工作狀況,使其能夠更充分地完成復雜任務,甚至使與人共事成為可能。
2020-07-10 10:24
2020-07-07 08:55
2019-11-26 10:19
2019-11-25 16:47
2019-11-20 08:50
2019-02-27 09:27
2019-02-27 09:25
2019-01-28 11:38
2019-01-28 11:37
2019-01-28 11:29